《视野》关注深入人的内心的一些东西。我们反对无病呻吟、装腔作势、虚假温情,摈弃浮华的风月、廉价的同情、空洞的说教;我们努力触动心灵、熏陶情感、启迪思想,坚守社会的正义、道德的良知、人性的光辉。
《读者》是一座高山,我们要向它致敬,但我们不需要去超越它,因为《视野》要走的不是别人的路,而是自己的路。
我参与和见证了《视野》发展的全过程,付出是必然的,但我也从《视野》这里得到了很多,她让我的眼界更加开阔,思想更加敏锐,知识更加丰富,能力更加全面,更有责任感,更具慈悲心。
——《视野》副主编田广
龙源记者:请您谈谈《视野》1997年3月创刊迄今的发展历程。
田广:转眼间,《视野》已度过了她的8岁生日。对一份杂志来说,8年并不是一段很长的历史,但《视野》在这8年时间里的确走过了很多的路,也有了很大的发展。从创刊之初的两三个办刊人、一期几千册的印数,到今天的近二十名工作人员、四五十万册的月发行量,单是从这简单的数字对比中,大家就能够看出她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。从办刊人的角度来讲,这个过程是艰难痛苦的,但其结果却是令人愉悦快慰的。
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,《视野》不但已经迈过了蹒跚学步的幼稚期,而且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,并在强手如林的中国期刊界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。2001年,《视野》入选“中国期刊方阵”,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命名为“双效期刊”;2003年,在原有《视野·综合版》的基础上,我们推出了《视野·成功版》;2005年,《视野》获得“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”,同时,《视野·彩版》成功上市。至此,《视野》成为三位一体的文摘系列刊。应该说,经过8年的发展,《视野》已经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,我相信她以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。
龙源记者:《视野》的宗旨和办刊理念分别是什么《视野·综合版》、《视野·成功版》、《视野·彩版》这三个版本有什么不同?
田广:《视野》的办刊宗旨是:综览大千世界,传承优秀文化。新锐、人文、生活,是我们的办刊理念。
而《视野》的三个版本,则分别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上述宗旨和理念,从而形成了既和谐统一、又各具特色的办刊风格。这种区别,首先是由于三个版本的读者群定位有所不同。相对而言,“综合版”的定位要宽泛一些,它的读者对象以大学生和高中生为主体,同时兼顾其他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读者;“成功版”不是以年龄和文化程度作为定位的依据,而是一种横向的划分,凡是渴望成功并想获得关于成功的理念和知识的人们,都是它的读者对象;而“彩版”则是专门针对中学生的一本杂志。
因为各自面对的读者群不同,所以三个版本从内容、形式到风格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,相信大家都能够体会到这一点。如果要从总体上对三个版本的不同之处作出简要概括的话,我想大体可以这么说:“综合版”注重的是思想性和文化味,“成功版”突出的是知识性和实用性,“彩版”追求的是趣味性和时尚化。当然这也只能说是“大致如此”,因为三本杂志的关系非常密切,就像兄弟姐妹一样,虽然脾性各不相同,但血缘关系注定了他们身上必然有着诸多的相通之处。譬如,“综合版”也追求趣味性,“成功版”也兼顾思想性,“彩版”也注重知识性,等等。所以说,《视野》的三个版本各有侧重,各具特色;同时又相互协调,相互照应。在这种既分工又协作的基础上,《视野》的特有风格才得以形成,“新锐、人文、生活”的办刊理念才得以实现。
龙源记者:《视野》如何体现深层次的人文关怀?
田广:近几年,“人文关怀”成了一个颇为时髦的名词,似乎无时无处不在讲“人文关怀”。但究竟什么是人文关怀,怎样体现人文关怀,我认为很多人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。
正如你刚才所说,《视野》所追求的是一种深层次的人文关怀。之所以强调“深层次”,就是说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、以读者为本这些原则之外,《视野》还非常关注深入人的内心的一些东西。我们反对无病呻吟、装腔作势、虚假温情,摈弃浮华的风月、廉价的同情、空洞的说教;我们努力触动心灵、熏陶情感、启迪思想,坚守社会的正义、道德的良知、人性的光辉。
我们所刊登的稿件,不敢说每一篇都能够体现出这种精神,但作为一种追求,它渗透在我们的整个办刊过程中,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。我们关注人的生活、生存和生命,关注小人物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生活。我们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中采撷精华,让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人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,从而乐观并且理性地看待世界和人生。我们不想构筑桃花源式的空中楼阁,让人们在温馨、甜蜜的梦乡中沉醉流连;我们倡导的是直面现实的生活态度,要使大家在清醒、理智中作出各自的选择。当然,我们并不排斥梦想,因为在任何时候,梦想都是人类进步的动力。
我这样来解说《视野》的人文关怀,可能还是有些言不及义,只是姑妄言之,因为“人文关怀”这个东西,是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的,它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。
龙源记者:“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”、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命名‘双效期刊’”,《视野》仅仅8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,这不能不说近乎一个奇迹。《视野》是怎么创造这一奇迹的?
田广:《视野》创刊8年即成长为一份在国内较有影响的优秀期刊,有人说这是一个奇迹,但我们并不认为它是奇迹,只能说我们的不懈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。您刚才提到的“近乎一个奇迹”的说法,我倒是基本同意的,也就是说它不完全是奇迹。
《视野》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,是由很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,其中最主要的,我认为是以下四点:
一是高素质的办刊队伍。依托高校的办刊环境,使我们在人才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,高水平、流动化的人才队伍是刊物质量和活力的重要保证;
二是市场化的运作模式。从创刊伊始,《视野》所走的就是一条市场化的道路,残酷的竞争使我们经受了磨难和考验,却也让我们获得了丰厚的回报;
三是博采众长的胸怀。《视野》是在学习中长大的,这种学习不是简单的模仿,而是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,最终成就自己的独家风格;
四是永远创新的精神。要办出一份好的杂志,仅仅学习显然是不够的,《视野》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永不满足于学习他人和安于现状,而是针对自身的状况和市场的变化,不断扬弃,不断创新,因此她总是处于一种上升的态势中。
龙源记者:许多人喜欢拿《读者》来与《视野》进行比较,认为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。对此,您如何看待?有人说《视野》的成功在于创刊之初就在吸取《读者》创刊教训的同时毫不保留地吸收和借鉴了其成功的经验。对此,您又是如何看待?在老大哥《读者》这座高山面前,《视野》该如何突破?
田广:《视野》的确从《读者》那里学习和借鉴了很多有益的东西,尤其在创刊初期。这一点我们并不讳言。事实上,《视野》成长的每一步,都在吸收他人的长处,从而不断完善自我。那么多成功的、优秀的、能够为我所用的东西,我们为什么不“拿来”呢?不仅是《读者》,包括《青年文摘》、《海外星云》等众多刊物,我们都曾经从中汲取营养。
当然,《视野》与《读者》的关系可能更为引人注目,同样出自兰州,同样是综合类文摘期刊,内容和风格一度比较接近,等等,使得一些人喜欢拿《读者》来与《视野》作比较。我觉得这很正常,正如人们喜欢拿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作比较一样,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。但我还想说的是,《视野》并没有、也无意亦步亦趋地走《读者》的路。学习是必需的,但模仿则意味着死亡。我相信稍有眼光的人在读完《视野》后,都会说:《视野》就是《视野》,她在文摘期刊中是独树一帜的,是“这一个”。
诚如你所言,《读者》是一座高山,我们要向它致敬,但我们不需要去超越它,因为《视野》要走的不是别人的路,而是自己的路。
龙源记者:《视野》不久前出版发行了第100期,“100”这个数字对《视野》来说既意味着收获也是一个新的起点,作为主编,您有怎样的期待?新的历程中《视野》在内容、发行等方面是否有新的举措?
田广:100期对一份期刊来说仅仅意味着站稳了脚跟,以后的路还很长,也很艰巨,所以我们没有为100期举办任何庆祝活动,而是一如既往地、踏踏实实地做好当下的工作。
当然,无论如何,100期肯定是一个收获,但它更是一个起点,一个新的、更高的起点。可以说,100期创下了一份基业,这份基业来之不易,所以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。
对于今后的发展,我们有着怎样的期待?该采取哪些新的举措呢?我想这是很难用几句话说明白的。从运行机制到管理体制,从市场认知到办刊思路,从策划到编辑,从发行到宣传,从封面到内文,从文字到版式,等等,我们都需要不断探索,不断改进,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。
《视野》是一本开放型的杂志,她随时都在吸取新鲜的空气,让自己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姿态。《视野》的新举措,读者朋友在每一期的杂志中都能体会得到。我们没有终极的目标,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,那就是我们要让《视野》成为一本永远年轻的杂志。
龙源记者:《视野》积极投身于公益活动中,继2003年免费为中华蓝天儿童村(孤儿院)做招募义工的广告:“关爱孤儿、救助孤儿”后,2004年至2005年又热心为贫困学子募款搭建平台。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这两个活动,它们都有什么意义?
田广: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并为他们摆脱困境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,是《视野》精神的一部分,也是人文关怀的一种具体体现。您提到的这两个活动,即是我们近年来所举办的多项公益活动中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。
作为高校主办的杂志,《视野》对与教育和成长有关的问题更为关心,并且认为这是关乎民族未来与根本的问题,因此我们为自己能够为此贡献绵帛之力而感到由衷的高兴。我们曾经为中华蓝天儿童村招募义工刊登免费广告,正是出于这样的初衷。而始于去年、目前正在进行之中、今后还要继续开展下去的“《视野》阳光行动”,则是我们准备下大力气去做的一项公益活动。
通过《视野》搭建起的这样一个平台,在受助者与捐助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,让千千万万贫困学子能够实现继续求学的愿望,我们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。作为媒体,我们应该承担起这样的道义,我们应该肩负起这样的责任。事实上,我们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,今后我们还会作出更多的努力。
龙源记者:请您介绍一下《视野》的编辑队伍、读者群体、稿件来源和发行情况。
田广:我们的编辑队伍比较精干,目前总共12名编辑人员。这个队伍有两个突出的特点:一个是年轻,年龄都在40岁以下,其中绝大部分是二十多岁、充满朝气的青年编辑;另一个特点是学历高,12位编辑中,有2位博士、3位硕士,其他均为大学本科学历,像这样的学历层次在全国刊社中恐怕也是不多见的。这样一支年轻而高学历的编辑队伍,使得《视野》的编辑质量始终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,并且保持了锐意进取、不断创新的勇气和活力。
《视野》读者群的主体是大学生和高中生,这是一个思想活跃、精力旺盛、求知欲强的群体,他们经常为杂志的发展出谋划策,我们之间有很多交流和互动的渠道。
我们的稿件来源有多种途径,主要是读者荐稿,还有编辑部摘编的稿件,另外还包括一些原创稿。
发行方面,我们采取的是邮局订阅和自主发行相结合的方式,目前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发行网络,发行点遍布全国各省市区,正在逐步向县一级扩展。创刊8年来,《视野》的发行量一直保持了稳步上升的势头,目前的月发行量为45万册左右。
龙源记者:请谈谈您个人的发展历程和作为主编的感触。
田广:我是甘肃会宁人,那里以红军会师、苦甲天下和“高考状元县”而闻名。我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,所以比较能吃苦,也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。
1991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,我被分配到兰州大学工作。大概是在1993年,我与现在的《视野》常务总编夏志勇相识,他提议办一份杂志,于是就有了我们初涉刊界的尝试之作——《企业家与市场》,但由于缺乏经验,这个刊物只出了几期就夭折了。1996年,经过夏总的全力争取,我们拿到了《视野》的主办权。1997年3月,《视野》创刊号面世。
8年来,这份刊物从小到大,由弱变强,一步步走过来,其中的艰辛是不足为外人所道的。作为负责编辑、业务的副主编,我参与和见证了《视野》发展的全过程,付出是必然的,但我也从《视野》这里得到了很多,她让我的眼界更加开阔,思想更加敏锐,知识更加丰富,能力更加全面,更有责任感,更具慈悲心。
我爱这份杂志,她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。我爱我们的读者,他们给了我太多的力量和勇气。我感恩《视野》,我感恩读者。怀着这颗感恩的心,我会继续尽我最大的努力,把《视野》办好,让热爱我们的读者朋友们满意。
龙源记者:您如何看待网络与传统媒体的结合?结合与龙源的合作,请您谈谈感受以及在今后的合作中有哪些想法或期望。
田广:毫无疑问,网络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媒体,它已经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挑战,有人甚至担心它会取代传统媒体。我的看法是,一方面,媒体的更新是一种必然,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,所以网络媒体取代传统媒体是完全有可能的;但另一方面,就目前情况看,恐怕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,网络媒体还取代不了传统媒体,因此两者完全可以并存互补。
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各有优势,它们的结合是一种双赢的选择,我非常赞成也非常看好这种结合。我相信《视野》与龙源的合作一定能够取得成功,让我们共同来努力吧!